•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要闻

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,微商吹牛被罚20万不冤

2022-02-23 19:36:55编辑部狐度3383

原标题: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,微商吹牛被罚20万不冤

文| 李曙明

近日,信用中国披露了一则江苏无锡某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。去年10月,有人向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,该公司老板陈某在抖音上宣传公司一天盈利1.5亿,要求查处。经过市场监管局调查,陈某为公司股东,涉案抖音视频为宣传公司经营情况,公司涉嫌虚假宣传。最终,市场监管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,对公司作出罚款20万的行政处罚。

中国有句老话,“吹牛不上税”。而陈某的一句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,为公司招致20万元罚款,冤吗?

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,微商吹牛被罚20万不冤

市场监管局对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,是反不正当竞争法。该法第八条规定,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、功能、质量、销售状况、用户评价、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,欺骗、误导消费者。我们来看看,陈某的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,会让人产生怎样的误解?

陈某在抖音视频中的原话是:“赚一个亿需要多久?一晚上就够,2019(年)我开了一场会,那一场我收了1.5个亿。”开一场会可以收1.5个亿的公司,实力该是怎样的雄厚,前景该是何其光明?但从市场监管局调查后作出的“虚假宣传”认定看,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,并不存在。

将不存在的事情吹嘘成存在,公司被加上虚幻的光环,这样的宣传人会让人对公司的实力、经营状况等产生误解,进而误导消费者的选择,可望在和竞争对手的竞争中领先一步。市场监管局对公司作出处罚的依据,正在于此。

近年来,随着微商的迅猛发展,因“吹牛”被处罚的微商并不少见,本案并非孤例。执法机关作出处罚的依据,除了本案中适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,还有广告法。媒体曾报道过海南省海口市一个案例,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广告法,对3名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夸大宣传广告的人员处以40万元罚款。

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,这类“吹牛”案件的争议往往也比较大。海口这起案件,即经过了行政复议、二次审判等多个法律程序方尘埃落定,法院终审维持了行政处罚决定。

这类案件之所以争议较大,原因在于,对于“吹牛”是否会实现“引人误解”的效果,不同人的判断不同。既是“吹牛”,肯定有夸大的成分,但是这种夸大是否构成法律意义上的“虚假宣传”或“夸大宣传”,却需审慎判断。

如果当事人是“正儿八经”吹牛,内容相对“靠谱”,有让人相信的空间,那么,认为他是想把人往沟里带,认定虚假宣传并作出相应处罚,在法律上并无问题;相反,如果只是“信口开河”,内容过于“离谱”,让人一听就是“满嘴跑火车”,则不宜认定虚假宣传。

就本案而言,目前的行政处罚意味着,在市场监管局看来,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有让人相信的成分,会产生让人误解的效果。但在有些人看来,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,一听就是吹牛,不宜处罚。这方面的判断,目前以执法机关为准,如果公司不服选择打官司,最终以司法机关的判断为准。

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,微商吹牛被罚20万不冤该公司经营的产品包装。图片来源: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)

可以探讨的问题是,如果“开一场会收了1.5亿”可以认为是虚假宣传,那么,如果她把牛再吹得大点儿,说“开一场会收了150亿”,还有人信吗?还会被认为是虚假宣传吗?

吹牛被处罚,对微商是一种警示,在直播等环节要极力规范自身言行,避免“祸从口出”,用虚假信息误导他人招致不利后果。但并非“吹牛”就会被处罚,是否处罚要根据主客观一致原则作判断,只有既想把人“带歪”,也可能把人“带歪”的吹牛,才会被处罚。至于那些把“喜提游艇”挂嘴边的微商,以后恐怕要小心一点了,毕竟“吹牛不上税”并不见得是真理,如果吹牛误导了他人,照样要承担法律责任。

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

标签:一场  吹牛  收了  

商务报道网官方网站 - 商讯、商道、商品、商机、商人、商圈

《商务报道》编辑部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18号 

工信部备案/许可证编号:ICP备17013579号

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82

Powered by OTCMS V3.85